我们核心关注五大产业方向

它们代表数字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,是重塑未来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。

黄超 科智集团董事长
数字开物创始人

“对于未来,我们保持清醒的认知:技术进步不应是冰冷的数字游戏,AI大模型也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。真正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我们审慎思考技术应用的边界与可持续性,平衡效率提升与社会综合发展。这正是数字开物大会的初心——搭建一个跨界交流的平台,让创新的火花在这里绽放,让前瞻性的思想在这里碰撞,更让理性的声音在这里引导中国产业数字化前进的方向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

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
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

“我们现在的大模型,我个人觉得是两类,一个是小模型,我们先不要搞大模型,一下子要蛇吞大象难度比较大,先构建一个小模型,这个小模型包括各个行业的小模型,包括各个企业的小模型,先把内部机构模型搞清楚。第二个要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,横向要贯通,接入垂直行业,只有垂直才有深度,不垂直都搞通用的就是泛泛的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石勇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

“我觉得我们最大短板应该是从结构上来讲,说到底应该是算法,算法肯定是起关键作用的,没有算法,就不可能创造价值,这是肯定的。算法永远是人脑对社会的最大贡献、推动力。关于算力的话,随着经济的发展,不管是集中式的分布式都发展很快,超算也发展的很快。分布式的算力像现在做的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智算中心,都是以算力为基础的,我觉得中国会赶上去是没问题的,算力是我们工业基础需要的东西,最后起主要作为还是算法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来源:2023年云天大会专访

陈晓东 中关村融智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联合创始人
武警某研究所原总工程师

“真正的智能制造一定离不开两样,一定有一个特别好的“眼睛”——视觉系统,第二个是用AI进行分析。对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来说,带眼睛的胳膊,带算法的胳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利用精准加工制造的加工臂,他们是机械臂,不管是单臂的还是协作臂的,双臂的,都一样,我们说的机器人不一定就是两条腿的“人”,四条腿的“狗狗”,做到这么精准,对我们终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杨东 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
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

“数据要素入表问题,是现在当下企业关心的大问题,包括央企和大的机构,特别包括银行,都高度关注。入表的关键就在于数据资源必须是可控制的、可计量的而且是能产生价值的。总而言之就是把数据价值的资源,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来,通过入表的方式,通过把它变为存货,变成无形资产,或者进行披露,使这部分的价值专门的进行计量,专门进行会计的处理。这样后续能够更好的为这些数据资源的资产化,变成进一步数据场景的利用,变成数据资本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邓志东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
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
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

“基于视觉、语言、动作的大模型,通过少量的编程就可以像人类一般学习和利用驾驶行为和技巧、技能,是一种“快思维”的知觉技能和方法,是研发范式的重大创新。为了使自动驾驶接管率进一步降低,需要持续增强自动驾驶环境适应能力和自主性,使得L2++的NOA迈向更加通用和更加泛化的L3/L4自动驾驶,自动驾驶领域真正关心的是怎么做更加通用和更加泛化的L3、L4自动驾驶,真正完成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方案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杨富春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

“建筑项目要对项目工程进行实时预测、风险预报,一定要有对建筑项目动态变化体的实时数据采集,实时数据才能对AI模型的监控和即时决策起到支撑作用。在建筑行业AI大模型的架构上,这个行业是比较传统的一个行业,它决定了建筑行业AI大模型应用架构应该是一个混合架构,我们可以通过租用云的算力为主,建立自己的私有算力为辅,形成一个公有云训练,交给公有云去做训练,私有云推理,这样分工合作的一个架构模式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郑晓东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

“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重要力量,人工智能当中的机器学习、视觉设计、人机交互这些大家都很熟悉,主要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分类来说,包括机器算法,比如说用电负荷检测,设备故障预测、异常状态监测。深度学习技术在电力方面的应用,自然语言用于智能客服,智能图像识别用于电巡检,包括无人机技术还有专家技术、预测技术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顾维玺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所副所长

“工业互联网平台缺少一个大脑,而这个的大脑就需要有大模型来担当大脑的角色。我们并不要求做得非常精确,不要光靠大模型就能够解决,通过分析以后能够找出方向、找出目标、找出决策点、找出举措,可以交给操作系统,再交给工业软件,他们可以做得很精确,我们要在大模型上花费极大的代价,最后解决场景的精确度问题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李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软硬件与生态部主任

“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行业在落地的过程中都会两条腿走路,一方面会考虑一些开源的模型试一试、用一用、跑一跑,另外也会和主要商业化的厂商做沟通,去看一看他们商业模型或者用模型工程化平台做落地,所以有一个议题就是开闭源模型怎么结合,以及大模型、小模型怎么协同,这也是大家现在关注的重点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李海涛 北京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
常务副秘书长

“人类有自己的智慧,有创造性的优势,而人形机器人是基于大模型,在一些经验的基础之上做出的一些反馈,一种反应,我们给它赋能之后可以跟人类更好地互动,在这样的环境下既不伤害人类,又能帮人类提供一些智能化的手段,可能比人类更不知倦怠,没有情绪,而人类面对重复性的工作,面对重复性、繁重的体力劳动人类没有优势,而机器设备有自己的优势。人形机器人比机器设备又更智能化,同时又没有人类的一些弱点,所以这三者结合,我觉得才是未来工业5.0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想象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闫同柱 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理事长

“我们做的岗位手册、操作手册、营销手册,就是各种各样的文本,可以做设计、可以编程、可以交互,这些都是大模型的应用特征。大模型本身需要的是什么?需要大量的数据。我认为大模型有一个很大的能力是分析能力,这是其它领域不具备的,能够理解数据,能够理解模型,能够理解流程,能够理解代码,能够理解软件,理解力很强,同时又有大数据作为支撑,可以去做预测、预警、决策和优化,可以干很多事情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张成刚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总体技术部副主任

“现在的AI大模型真正在垂直行业应用的话难度还是非常大的,而真正解决工业上要通过建立激励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内容,来真正帮助我们生产领域节能减排、双碳双控达标,这些领域的AI应用目前来说基本上是没有的。工业上的业务人员有时候两者之间有一个鸿沟,未来的AI要想在产业当中有真正的应用,一定要在产业当中有一个嫁接的桥梁,比如说我们这种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一种桥梁,还有各个公司,数科公司,央企,公司应该架起桥梁,把AI大模型推动到工业领域去应用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骆学农 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棉花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信息化中心总经理

“棉花行业,它是一个数字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,作为所有大宗农产品贸易业务全产业链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品种。棉花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武装到了牙齿,从种植到收获、交储、入库、物流、销售,最后到用户手中进行生产,全行业数字化,整个都能全覆盖。在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中,很多传统手段,很多传统小模型、中模型反而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,未来大模型、小模型的结合、配合是很重要的方向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智振 中工互联(北京)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

“未来不光是多模态,可能会把其它的形式输入进去,我们现在最终出来的就是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混到一起的。一旦具备从零开始训练大模型,并且能够训练多模态大模型,多个模型合到一起的话,能力会大幅度提升。我们觉得多模态接下来应用场景会完全打开,一旦把多模态做了,并且轻量化以后,场景就太多了。我还特别看好端和边缘侧,可能体量会远远超过现在的想象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宋斌 珞石(山东)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

“在我看来,如何把非常多的数据集合起来充斥我们的模型,这是非常大的难点,还有一点,如何把我们区域中采集完的数据形成规划和策略,再映射到实际现实中,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,特别是在精巧作业级。一般作业级可以看到拿水、拿咖啡、倒咖啡的,这些都没有问题,如果到了大工匠级的打磨,大工匠级的开刃,大工匠级的制造,会发现我们还需要利用大模型的技术进行更深刻的研究。”

来源:2024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王孝国 鹏城实验室科研部处长

“我们通过中国算力网,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?它解决的就是把国家一些自创的数据中心,超算的中心,还有东数西算的这样的枢纽的节点和集群,通过大带宽、低延时的网络把它互联互通起来,进行算力的一些调度。未来其实我们希望是通过打造一个三级网络,骨干节点之间通过TB级的这样的大带宽的光通信把它全光互联。同时的话我们也着眼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,让算力能够辐射到香港和澳门。”

来源: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算力产业大会暨首届中国算力网大会专访

金贤敏 图灵量子创始人、上海交大终身教授

“我们最好能够建立一个平台,让大家都能来用,做千行百业都能用最经典的调度问题,节点的排序问题,这些问题还有很大优化空间,这个都是量子计算可以去做的,但至于到底怎么去给它赋能,我想我们也不是最专业的,只有那个行业的人他是最专业的,所以我现在非常坚定的,就是生态级的事情还是要各行各业、千行百业的人,大家一起去打磨,而不是说我们一家公司在做一个全链条的事。”

来源:“算力中关村”技术成果对接交流专场活动专访

方汉 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

“经过多年发展,我也总结很多经验和结论:第一,免费模式不是订阅模式,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付费使用一个服务,这些是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都无数次证明,只有免费模式才能获取最多的用户。第二,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内容是把手机摄像头和4G网络,原来只能在专业摄像机和PC上网放到端侧。一旦用户拥有端侧,使用4G网络和摄像头的能力,就能够颠覆内容创作的范式,直接拍短视频上传。所以一定是端侧推理普及以后,新的商业模式就会出来颠覆大家的认知,那个时候就是所有人需要真刀真枪去比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刘枢 思谋科技,SmartMore联合创始人

“其实在工业场景真正有缺陷的数据是很难收集的,大家想一想,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如果全部都是瑕疵品,肯定是没有钱赚的,所以一定会提升良率,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想要搜集真正有信息量的缺陷图片是很难的。通过四年的时间,我们收集了大概有300万张的数据量,覆盖了200个不同的行业。我们做专业数据的时候有很多特殊性,比如很多公式、很多图表,怎样能够把这些事情通过OCR,或者特殊的方式整理成为电子的,可以被模型理解的东西?肯定是一个需要特殊技巧的过程,所以也是花了非常多的精力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王晟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

“要是站在投资人的逻辑来讲,其实AI就是一个工具,也是过去应用的延伸。今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共识,就是相信Agent属于Native的形式,过去我们是使用设备,把设备当成一个工具,由人类思考、决策、操作、规划,一旦有Agent,设备就会变成智能物体,智能性在某些专业领域不亚于一般的人才,可能会把很多任务交给它,不用思考、不用规划、不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,不用操作。”

来源:腾讯科技Hi Tech Day 大会 暨
2023数字开物大会发言

谭昶 科大讯飞数据研究院院长

“其实现在的认知智能大模型,它是有多模态处理的能力的。我们讲认知智能大模型是有七种主要的能力,一种是文本生成的能力,一种是逻辑推理的能力,以及数学能力、代码能力、知识问答的能力、多模态的能力,所以现在来讲的话,大模型的出现,它的智慧涌现,它比较全面的一种智能化的能力,对于我们处理以前沉睡的,多模态数据是非常的有价值的,而且为我们创造了非常多的以前想象不到的场景。”

来源:2023年云天大会专访